您现在的位置: 白睡莲 > 白睡莲修剪 > 正文 > 正文

绘本故事安的种子花开有时,请尊重孩子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3/5/19 10:08:08

在女儿三岁的时候,朋友推荐给我的教育书籍和绘本当中,《安的种子》是绘本中的其中一本。

和女儿读完绘本内容后,我的感觉是:这本绘本并不是给孩子看和听的,是借由孩子讲给家长听的。

绘本讲述:

老师父分给本、静、安三个小和尚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种子,让三个小和尚种出来。

拿到种子后,本想第一个把种子种出来。于是,本跑去寻找锄头,把种子直接埋在了雪地里。等啊等,等了很久,种子也没有发芽。愤怒的本刨开了土地,摔断了锄头,不干了。

静想:我一定要让种子开出最好的莲花。静查找莲花书籍,找了上好的金花盆,放在温暖的房间里。然后选用了名贵的药水和花土,小心的种下了种子。过了几天之后,静的种子发芽了,静把它当成宝贝,用金罩子罩住。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,没过几天就死了。

安呢,拿到种子之后,把它装进小布袋里,挂在自己的胸前。然后每天挑水、做饭、砍柴。下雪了,安找来扫帚打扫寺院的雪;寺院缺东西了,安到集市上去买东西。

春天来了,在池塘的一角,安种下了种子。不久,种子发芽了,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。当盛夏来临时,在温暖的阳光下,安的种子,千年的莲花悄悄的盛开了。

三个小和尚代表三类家长

1、小和尚本代表急功近利的家长

在我们身边,很多的家长在孩子两三岁时,或者上幼儿园的第一年,便让孩子学习很多的知识,学写拼音和数字,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

学龄前的孩子,学习是情景式学习、浸润式学习,游戏式学习,像小学生一样坐在课堂里听课学习的方式并不适合学龄前的孩子。

孩子年龄小,手腕的力量和把控力度、细节描绘能力还达不到书写拼音和汉字的程度。因此,涂鸦是孩子的兴趣,但是要让孩子工工整整的书写,对于孩子来说太困难了。在朋友圈和视频里,经常看到孩子一边哭一边歪歪扭扭的书写拼音。每次看到这里,我都特别心疼这些孩子。

而家长呢,在孩子写不好的时候,不禁对人生产生了怀疑:我家的娃是不是脑子有问题?要不怎么会这么笨呢,连最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和拼音都写不成?脾气暴躁的父母,更是对孩子开始了呵斥和指责,甚至像小和尚本一样,把笔往桌子上一摔:我不教了。

2、小和尚静代表对孩子抱以过高期望的家长

小和尚静拿到莲花种子的时候,心想:我这可是十分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啊。这样的莲花种子,我一定要悉心栽培,让它开出最绚烂的莲花。

我们家长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心理?我的娃可是绝顶聪明啊,这样聪明的娃,我可不能给养废了,一定好好的培养,让它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。

于是,家长由此开启了鸡娃之路。给娃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、辅导班,把娃的周六日时间排的满满的,除了上学,娃每天不是在上课外班,就是在上课外班的路上。不少的家长给还在上幼儿园的娃报十几个课外班,甚至有的家长为了给娃报优质的课外班,不惜每个星期奔波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大城市。

家长这样的初心,我不评判。毕竟,望子*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。

但是,让孩子在应该有大量自由和玩耍的年龄段,应该更多的奔跑在户外和阳光下的年龄段,被各种课外班困在室内,活动场所变成只有高考才有的三点一线:家——幼儿园——课外班,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。家长这样的做法,就和小和尚静一样,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,也许会在最初的时候让人产生惊喜,快人一步,但孩子很容易在以后的路上,输掉很多步。

3、小和尚安代表的是静待花开的家长

很多人把静待花开看做太过佛系,我有着不同的理解:静待花开,是遵循规律。对大自然的认识、尊重和顺从,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认识、尊重和遵循。

静待花开的家长,并不是放纵孩子的天性,认为只要孩子开心的玩就好了。它是在孩子快乐的基础上,在孩子不同的敏感期发展阶段,给与孩子不同的帮助。

就书写和认字来说,孩子在5、6岁时,会有识字和书写敏感期,家长抓住这个机会,在孩子愿意学,想学的阶段,家长不必费多大力气,孩子就会轻松掌握和学会。

最重要的是,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会避免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、烦躁等不良情绪,让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。

随着孩子的进步和成长,父母要做的仅仅是像安一样,欣喜的、静静的欣赏。

写在最后:

生命犹如在不同季节开放的鲜花,有的开在初春,有的开在盛夏,有的开在秋天,还有的开在严冬。

很多时候,父母因为外界嘈杂的声音,急于让孩子去绽放,却忘了花开有时。

请家长学着放下焦虑,接受每一个生命本来的样子,看到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。别因为世俗观念盲目的追赶和攀比,在孩子心里种下焦躁、不安、嫉妒、冷漠、自卑等不良的种子。

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,尊重孩子原本的样子,让孩子,就是个孩子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)

我是一诺妈聊育儿,80后全职宝妈一枚,一手带娃一手码字,致力于做科学育儿的践行者和分享者,如果您喜欢,感谢您的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shuiliana.com/aslxj/12187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睡莲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

冀ICP备2021018620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