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张家界日报
吕冠兰
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”莲花,不仅是夏日之花,还是中华文化之花。几千年的文化沉淀,使得我国的莲文化极其丰富。今天,就以藏友收藏的四件瓷器为例,聊一聊瓷器上丰富多彩的莲文化。
连年有余。连年有余是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,通常由“莲(谐音连)”和“鱼(谐音余)”组成,寓意衣食丰足,吃不完、穿不完、花不尽。
图一是一件元代的釉里红罐,便以连年有余为题材。它圆口、短颈、丰肩、圈足,口径18.7厘米、底径22.3厘米、高31.7厘米。罐身绘制连年有余图案,只见在清澈的池塘里,水草丰茂,莲叶高擎,莲花盛开。在莲花旁边,有一条体型硕大的青鱼正悠然游过。还有一条鲤鱼,它正做着跳跃的姿势向上跃出,仿佛能够跃过龙门,化作腾飞的巨龙。
缠枝莲。在我国文化中,莲花是君子之花,出淤泥而不染。缠枝莲由缠枝纹和莲花纹组合而成,缠枝象征层层缠绕、生生不息,莲花象征品性高洁,缠枝莲纹象征永远保持高洁的品性。
图二是一件清代的珐琅彩浇花壶,便以缠枝莲纹为题材。它三瓣敞口、粗颈、削肩、鼓腹、外撇圈足,有S形壶执,上端和瓣口相连,下端和壶肩相贴,口径16.3厘米、底径13.7厘米、高28.7厘米。壶身装饰缠枝莲纹图案,以*为地,枝叶茂密,藤蔓连接,就像连绵不绝的爬藤植物,莲花或大或小,莲叶或厚或薄,均极有气势。在壶底,有“雍正年制”方形楷书款识,说明它制作于清代雍正年间。
青花一束莲。青花一束莲起源于束莲纹,即把莲花、莲蓬、莲叶用缎带扎在一起组成的图案。元代时有一束莲、两束莲、三束莲和散莲等多种形式,明代时,一束莲成为主流,朝廷希望官员能够做好自我约束,清白做人、清廉做官。
图三是一件清代的青花盘,中心图案便以一束莲纹为题材。它敞口、圈足,口径23.4厘米、底径17.2厘米、高4.5厘米,盘内周边有缠枝纹,中心绘制一束莲图案,只见朵朵莲花盛开,宛如仙人的莲花座;莲叶半拢,看上去羞羞答答的;莲蓬高擎,悄悄探出头。此外,还有梅花作为点缀。在盘底,有“大清雍正年制”的圆形隶书款识,说明它是雍正年间制作的。
一路连升。一路连升也是我国的传统吉祥图案,通常由白鹭(路)和莲(连)花组成,白鹭立于水中,莲花或含苞待放,或静静绽放。
图四是一件清代的粉彩瓶,便以一路连升为题材。它圆口、粗颈、削肩、鼓腹、外撇圈足,口径8.1厘米、底径13.7厘米、高38.5厘米。瓶身绘制一路连升图案,只见池塘清澈见底,莲花或悄然探出头,或径自开放,或绽开笑容。莲花旁边有一只白鹭,它喙尖长,腿细长,身形高挑,宛若仙人。一路连升寓意官运亨通、扶摇直上、顺风顺水,因此受到官员的喜爱,从而在清代成为常用瓷器题材。
瓷间莲开,风情万种。它不仅是美丽的花卉,更是厚重的文化,代表着泱泱中华大国之风以及华夏儿女的卓然风骨,因此值得珍爱和传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