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来源:|中乡美文化ID:gh_fdf」
《中国乡村》杂志征文启事
四季度征稿时间: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
四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:年1月9日
大瓮情(散文)
文/张显龙
泗水的制陶业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。《史记五帝本纪》记载的“舜耕历山,渔雷泽,陶河滨”,其中“陶河滨”就是说舜帝制陶器在泗河之滨。那个时候烧制陶器就有瓮、盆和罐等容器了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,以泗水柘沟为代表的大瓮、泥罐、盆子,曾经有过风靡全国的辉煌时代。泗水老一辈人撵着装满大瓮和盆盆罐罐的地排车,跑遍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安徽和江浙几个省份进行销售,备受当地群众欢迎。说到瓮,我和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至今仍有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。
记得小时候,在公路上或者村里的大街上,经常会看到拉柘沟大瓮的车子,摞的高高的一车盆盆罐罐和大大小小的瓮、缸,驴在前边拉,人掌握着车把的方向在路上行驶,有时候,一天能碰见好几辆拉柘沟家什的地排车,也有独轮胶轮车推大瓮的,不过很少。无论是大路上驴拉大瓮的车子还是吆喝卖大瓮、拿麦子地瓜干换大瓮的场面,那时候都是农村里的一道风景,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围着卖大瓮车子看个没完,既看那些奇形怪状的盆盆罐罐,也听大人们拉闲呱,说笑话,觉得很热闹。
说起拉大瓮的车子,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。以前经常听说,林泉的萝卜、孙徐的烟、好姑娘出在黑砚滩。林泉的萝卜我吃过,因为我家离林泉村不到一公里,孙徐的烟叶也听老人们说过有劲,就是不知道好姑娘出在黑砚滩是怎么回事。后来参加工作以后,才明白了这个故事。从前有一位穷苦的老汉,买不起驴,只好自己拉车走街串巷卖大瓮,维持生计。拉车上坡路过黑砚滩的时候,一使劲用力突然把腰带绷断了,大裤裆一下子脱落到脚脖子,因为在上坡路上,如果用手提裤子车子就得滑坡,一车大瓮将会粉身碎骨,那个年代穷人是没有内裤可穿的,只穿一条大裆裤子,裤子一脱,就等于裸体暴露无遗,尴尬死了!拉大瓮的老汉在路上站着心急如焚,这时黑砚滩的大姑娘赶紧跑过来,为老汉提上裤子系好腰带,又帮忙把车子推过陡坡上去,感动的老汉热泪盈眶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确实是位好姑娘,不仅心灵美,我更佩服她的胆量和勇气。尽管这位姑娘做好事不留名,可是多少年过去了,好姑娘出在黑砚滩的佳话却一直在乡间流传。
年,我被分配到县城西郊的畜牧站工作,南边有一座窑厂专门烧制陶器,如盆盆罐罐、大瓮、大缸等等。畜牧站在城西汤家庄北边,前不靠村后不着店,四周没有邻居,位置很偏僻,我刚参加工作没有朋友很孤单,工作之余只好去窑厂串串门,天长日久,我和老板也成朋友了。畜牧站有养的牛马,后来还养了只蛋鸡。牛马和鸡的粪便没有地方存放,我就让窑厂的老板拉到地里当肥料,一举两得,畜牧站清理了垃圾粪便,老板地里也有了肥料。
参加工作以后,星期天经常回老家看看,听说来家里串门的邻居和媒婆都嫌家里穷,有时候也会说三道四。看到老家里一贫如洗的状况,甚至有人说,连个盛粮食的家什都没有,就别说富裕不富裕了。是啊,三间土屋里空荡荡的,母亲陪嫁的嫁妆为给大哥治病也都卖光了,现在真是家徒四壁,家里 的八仙桌还是用土坯垒的,哪有什么家具,全家仅有的一个大瓮还藏在墙旮旯里,被乱七八糟的东西挡着,一点也看不见,上面有一摞煎饼,这就是家里的全部财产和一家五口人半年的口粮,我们弟兄两个都20多岁了,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,谁家的姑娘能看上这样的家庭啊,亲戚邻居也替我们家犯愁。目睹这一切,我眼里泪汪汪的,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。
我小时候饿了就会去大瓮上面拿煎饼吃,所以我对大瓮和煎饼情有独钟,我到别人家里玩,别人家里基本上也是把一摞煎饼放在大瓮上,在农村看来,大瓮和煎饼是*金搭档。我看着墙旮旯里的大瓮和瓮上的一摞煎饼发呆,心想怎么样才能改变家庭的困境?
有一次我去窑厂串门的时候,说起家里没有盛粮食的家什,缺少大瓮的事情,老板笑着说,这还不好办,咱这里有的是,你需要多少拉多少。我给家里一说,父亲和大哥拉来一辆地排车,去窑厂挑选了一些用得着的大瓮、甏子等,交完钱准备要走的时候,老板说院子里一些有瑕疵大瓮、盆盆罐罐,如果不嫌弃随便拉不要钱。这下可好了,父亲和大哥装了满满一车大瓮、小翁、还有盆盆罐罐,高高兴兴地拉回老家去了。
这回家里盛粮食的家什倒是摆的满满登登的,里面却是空空如也。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机遇,一家老小都有了干劲,父亲和大哥拨弄几亩地,母亲在家里用几口小瓮泡绿豆芽,两年的功夫家里的大瓮小翁都装满了粮食,拆除土坯老屋,翻盖了砖瓦房,我们弟兄仨也都娶妻成了家。如今大哥和我都已经当爷爷了,父母也是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,虽然不是大富豪,现在也同全国人民一样奔向小康生活了。
年,县委安排我回村担任两年多的支部书记,吃住在老家里。现在农村条件好了,不用大瓮盛粮食了,但是老鼠还是不少,我担心老鼠啃衣服被子,就把衣服放进大瓮里。闲置多年的大瓮这个时候又派上了用场,发挥了很大作用。听说我回老家任支部书记,几个同学来看我,发现我用大瓮盛衣服,差点没有笑掉大牙,硬要给我赞助一个衣橱,前提是把大瓮搬出去,不能放在屋里丢人现眼。在大家的劝说下我只好答应下来。
几天以后同学弄来一个大衣厨,把衣服放进去,两口大瓮只能靠边站,搬到院子里了。有的同学说大瓮在院子里也不合拍还碍事,干脆扔了算了,我说那可不行舍不得,当初拉来一车大瓮,现在就剩这两个老伙计了,说什么也得留下做个纪念,他们不知道我和大瓮的情结,但是我心里清楚,这两口大瓮陪伴我30多年了,我们一直不离不弃。经过开动脑筋、冥思苦想,终于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。我在院子西南角挖了两个坑,把两个大瓮埋下去露出地面20公分,里边填上一半泥土,灌满水,一口大瓮养睡莲,另一口大瓮养红荷花。每到夏天,*花、红花的睡莲、与粉红、大红的荷花竞相开放,来串门的亲戚朋友无不点赞,夸奖我想的办法奇妙,既保留住了大瓮,又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现在,无论春秋冬夏,每到周末我都要回老家,一是看望老人,看看故乡的亲朋好友,再一个就是看望陪伴我风风雨雨几十年的老伙计——我的大瓮朋友!大瓮朋友我们永远不离不弃,两口大瓮你们现在替我默默地守护我的亲人,将来我一定也会叶落归根,和你们一起永远相伴,一起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。
审阅:胡常珍
简评:有“瓮”有生活,由赠“瓮”到发家到妙种睡莲,都饱含着作者对“瓮”的深情!
终审:严景新
作者简介:张显龙,山东省泗水县人,毕业于山东省委*校法律专业。泗水历史文化研究会(洙泗文化研究会)特邀顾问、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。爱好读书写作,擅长散文。多篇作品在全国和省市县级报刊发表,并多次获奖。撰写《雪莲花香云外飘》一文被编入《济宁红色记忆系列丛书·新时代退役*人风采》,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图书出版升级来袭!
国内书号、国际书号: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,企业合作,价格优惠。新增新华书店,当当网,京东,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。
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,出书价格低,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,是大众人群出版 选择!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,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。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baishuiliana.com/aslzp/11773.html